常熟市辛庄镇围绕“怎么学”“谁来讲”“如何做”三大问题形成完整闭环,科学筹划、靶向发力,不断推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基层、“声”入人心,为推动辛庄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力量。
一是突出“深”字,围绕“怎么学”的问题精准施策,点燃党员学习热情。坚持完善机制常态“学”。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学习,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联组学习,领导干部领学促学、以上率下,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开展集体学习、专题活动,推动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党代会精神不断走深走实。坚持全面系统深入“学”。结合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采取“线上学习+线下宣讲”“专题党课+感悟交流”等方式全方位开展专题学习、交流研讨等40余次,撰写心得体会20余篇。坚持创新模式沉浸“学”。依托“联学汇智·振辛成长营”联学平台,采取“主会场+分会场”联动、“线上+线下”联学、“结对+宣讲”联建等形式,开办联组式“车间课堂”“楼道课堂”“沉浸课堂”“傍晚课堂”50余场;开设7条特色美游研学专线,串联全镇36个点位,量身定制沉浸式体验课程30批次,服务人数500余人,进一步传理论、播“辛”声。
二是立足“细”字,围绕“谁来讲”的问题精细谋划,推动精神落地生根。注重优化队伍巡回“讲”。依托“辛声理赞”理论宣讲品牌,突出因地制宜、专兼结合,链接上海、南京等地优秀师资,采取专家学者、党校教师送学形式,开展镇村两级六中全会和省党代会精神巡回宣讲40余场次;成立由老党员、老支书、新乡贤、大学生村官、致富能手等为主体的“辛声”百姓名嘴宣讲团,送学到村、送学到企、送学到家、送学到田,把“普通话”翻译成“地方语”,用“小故事”讲出“大道理”。注重分层分类分众“讲”。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岗位、不同人群特点推出宣讲“菜单”。围绕本土红色精神、产业创新集群、乡村振兴发展等主题,开设红“心”理治、蓝“鑫”赋能、绿“兴”共享等三大学社,自主定制组团式、精准化宣讲;各基层党组织对照“党课菜谱”,根据个人喜好、需求,点“党课菜名”,实现宣讲对象全覆盖。注重突出特色灵活“讲”。利用江苏省曲协创作基地、江南第一评弹村等本土优势资源,自主创作评弹、少儿评话、儿童舞台剧等系列文艺党课;成立24支“小板凳”宣讲队、“骑行”宣讲队上门送书、上门讲学,推出“乡音收音机”等一系列理论宣讲“加油包”,并利用农村应急广播全覆盖优势,开设FM100.1“声动辛庄”栏目,采取“专家讲理论、干部讲政策、基层讲感悟”的模式,让理论学习接地气、聚人气、冒热气。
三是紧扣“实”字,围绕“如何做”的问题精确发力,激发干事创业热情。知行合一融合“做”。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把学习过程转化为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过程,在项目建设、社会治理、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文明创建等重点工作上凝心聚力,确保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党代会精神在辛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精准施策高效“做”。辛庄镇红“心”理治学社将贯彻全会精神与基层社会治理和民生实事相结合,开展系列“暖春为民办好事”主题实践活动20余次;蓝“鑫”赋能学社将贯彻全会精神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多次组织开展主题大讨论、走访实践等活动,提出“振‘辛’ 建议”10余条;绿“兴”共享学社利用与苏州市级单位结对共建优势,围绕村级财力增收等主题开展“田间课堂”10余次。暖心为民精细“做”。在各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党员示范区”等活动,鼓励镇村两级党员干部主动认领解决群众“微心愿”,累计收到民意卡、心愿卡1.7万张,收集到群众反馈问题2700多个,解决“急难愁盼”各类问题超2100个,进一步把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党代会精神,转化为推进辛庄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常熟市辛庄镇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