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明确改革路径和具体举措,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张家港市坚持学思践悟走在前,唱响改革主旋律,加快汇聚起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先行区的强大正能量。
一是高举旗帜,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是推进新时代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大举措。张家港市精心谋划部署,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理论学习质效好。紧盯“关键少数”,用好集体学习研讨、学习报告会、实地考察调研等方式,切实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面向“绝大多数”,依托“理响张家港掌上学堂”等载体开设学习专题专栏,推进学习层层递进。理论宣讲广覆盖。深入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等开展集中宣讲65场。永联村党委书记围绕三中全会精神参加省理论宣讲共建共享平台联动宣讲,在线收看人次超189万。建强苏州市理论宣讲名师工作站张家港联盟,实施“理论走亲”跨省交流活动,优化“张晓理说理”“思政公开课”“理响张家港”理论融媒节目等特色项目。研究阐释启新思。实施人文经济学研究工程,建成苏州首家人文经济发展成果展厅,“人文经济共生共荣的张家港实践”相关研究成果在《新华日报》《群众》等主流媒体刊发,人文经济学研究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二是提质增效,精神文明出新出彩。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张家港市积极改进创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机制,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文明培育更润人心。承办“道德的力量”新时代江苏先进典型事迹巡演活动,广泛开展身边好人“张闻明”选树宣传活动,健全先进典型发现培育机制,2024年新增中国好人2人、苏州时代新人7人、新时代苏州好少年5人。文明实践更富活力。高质量承办两期全国文明实践培训班等国家级活动5场。启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主题公园,升级“张闻明”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打造“文明驿站”系列品牌,组织“人人都是张闻明”“光明影院”等项目,“开心驿站”社会心理服务项目获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文明创建更高水平。承办省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座谈会,配合中央文明办起草“张家港精神文明建设经验”调研报告。实施文明润城“八大行动”,开展“文明楼道”“文明菜场”等文明细胞培育活动。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2个项目分别入选省委宣传部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江苏省网络文明建设优秀案例。
三是守正创新,事业产业互融互促。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是文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张家港市坚持以文赋能、以文兴业,提升文化软实力,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做优资源转化运用。用好肖家巷非遗村、沙洲优黄文化园等文化阵地,结合评弹、金属抬凿錾刻等本土非遗,开展非遗体验、展示交流、研学实践等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焕发时代光彩。擦亮长江文化节、“贝贝杯”足球等文化品牌,抓住“盛李豪夺冠”爆点事件,做好热点关联,总流量突破4亿,持续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围绕加快培育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推进创意设计产业数字化转型、构建工业文旅消费场景、打造特色文化IP品牌等加快布局,以电大产业园规划建设为抓手,打造数字文化产业集聚高地。丰富文化服务供给。加强图文博美体联动,实施公共文化空间主理人、“5+2”馆社研学等品牌项目。健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开展“群星璀璨”“幸福港城”等群文品牌活动,实施全民艺术普及、市民文化夜校、文教合作等项目服务效能提升行动,让基层群众共享公共文化发展成果。
张家港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