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理论专题 > 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扶困助学在行动 > 正文
扶困助学在行动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赵陈萍:资助微光,点亮心光
2025-01-22 09:33:00  来源:江苏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赵陈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资助工作专职辅导员。作为一名深耕基层十四载的资助工作者,她长期以来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坚守初心,以一颗热忱之心,温暖着困难学子的心田。常常有人问她,为什么能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资助一线?她总以温暖的笑容回应:“其实你吃过的苦,熬过的夜,受过的误解,终究抵不过一句‘谢谢你,老师!’。”她愿意成为一束“微光”,照亮困难学子的成长成才之路。

提出三个“不能少”,点亮资助希望之光

怎样才能让国家的资助政策惠及每一名有需要的学生,做到“精准资助、应助尽助”?为此,她提出“三个‘不能少’”,即“资助宣传全员化,一个不能少”“资助对象精准化,一个不能少”“资助工作常态化,一天不能少”。

她认真落实资助理念,善思笃行,指导“迎春花”资助政策宣传团“进班级、进宿舍、进社区”宣讲资助政策,不仅全覆盖在校学生,还惠及宣讲团成员的家乡。这几年,经常有一些素不相识的家长向她咨询高校资助政策,后来才知道是宣讲团成员回到家乡宣讲政策时留下了她的电话。即便不是本校学生家长,她也能热心解答他们的困惑。她说:“以‘迎春花’命名的意义就是希望他们对资助政策的传播,给更多的家庭,带来‘春天’的希望。”

推动资助“发展型”,点亮育人信仰之光

资助工作既要解经济困难,还要强内心信念。她根据学校构建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的要求,完善本学院发展型资助工作体系,推动以物质帮扶为主导的“保障型”资助向以提升综合能力素养为目标的“发展型”资助转变。依托学院“向阳花”志愿者社团、“迎春花”资助政策宣传团、学院导师制工作室等社团平台,在学院受助群体中,积极开展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强能教育、诚信教育,以精神资助培养受助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通过搭建多社团协同育人平台,确保每一位困难学子都能在学业上有规划、生活上有支持、情感上有关照。

小王(化名)同学是来自贫困县建档立卡学生,放弃上大学选择去打工。赵老师在新生线上家访时,向他讲解了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在赵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小王通过绿色通道顺利报到,入校后通过一系列的资助项目解决了生活问题,赵老师还推荐他加入了“机器人工作室”。在工作室导师的培养下,他对专业学习产生了强烈兴趣,很快就成为工作室的核心成员。在校期间,他多次带领工作室成员,跟随“向阳花”志愿者社团,开展面向留守儿童的假日课堂志愿服务。大学三年,他从一名受助者转变为施助者。如今,他完成学业,顺利毕业,毅然选择了参军入伍,以新的身份和使命继续前行。送兵当天,赵老师被邀请作为小王同学的家属,参加了欢送仪式。他说:“人要懂得感恩,我要把最好的年华奉献给国家。”

她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积极为困难学子搭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服务他人的实践成长平台,在学院建立受助学生“芯榜样”助学团,以社团化运作“自助助人”方式,充分发挥朋辈互助效能,帮助困难学子树立学业自信,提升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我“造血”能力。围绕困难学子的兴趣点,定期组织开展新媒体运营、办公软件应用、摄影培训等主题培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愿做学生“小太阳”,点亮成长温暖之光

经她不懈的努力,信息工程学院一批又一批的励志典型成为学弟学妹前行的灯塔。在过去的三年里,困难学子在学校和学院担任学生干部的比例高达43%,荣获国家奖学金的比例是学校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升学比例也超过了22%……这些数据无一不证明,在她的引领下,困难学子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迈上人生的崭新舞台,绽放耀眼的光芒。

她是一位敢于担当、诚心温暖的好老师,始终把“爱”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学生心目中,她不仅是严师,更是知心大姐——“萍姐”。

她深知,经济困境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的无助和自我否定。面对困难学子的内向自卑,她用爱与坚持、关心与包容,鼓励他们“勇敢做自己”,给他们介绍勤工助学岗位,帮助他们做学业规划和生活规划。她经常对同学说:“有困难来找我,我们一起想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

她通过线上线下家访,和家长探讨适合学生的成长成才方案,帮助学生找准前进的方向;通过召开座谈会,了解困难学子的需求,更好地为他们做好服务;通过团体辅导,打破困难学子的心理屏障,让他们敞开心扉,更好地交流。同时她积极开展受助学生心理访谈,每年访谈达260人次,她也成了受助学子的“知心人”。

作为辅导员,她所带班级的量化考核始终排在学院前列,其中17物联网应用技术(嵌入式培养)班,获得江苏省“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由于工作出色,赵老师也荣获省“优秀辅导员”称号。

赵老师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资助工作的不凡意义与崇高价值。虽无惊天壮举,却将每一件细微之事做得尽善尽美,这本身就是一种责任与担当的体现。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她愿化身为一束光,播撒着温暖与希望的种子,让困难学子沐浴在璀璨的光辉之下,感受爱的力量与成长的喜悦。

来源:江苏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编辑:韦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