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11月视察上海时强调,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
2019年,按照市委要求,全市整合“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优秀管理城市”创建工作,启动实施“精美镇江”建设。根据专题读书调研活动的相关要求,我在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选编》等重要学习材料的基础上,牵头相关部门采取座谈交流、实地暗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精美镇江”建设情况开展“回头看”,对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存在的难点、堵点进行深入探析。
一、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通过约谈6名市、区城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及街道主要领导,开展“四不两直”调研,并结合近年来文明、卫生城市复评主要扣分点,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五大类问题:
1.脏的问题。表现在市容卫生差、积存垃圾多、死角盲区多。难以长效的原因在于:一是多头管理。市区(京口、润州、高新区)共有14家保洁公司,广场、绿化带、地下通道、综合体和小区沿街退让空间、“七小店”门前等分别属于不同保洁单位,“结合部”、“三不管”地段较多,一些道路、街巷涉及3、4个保洁责任主体,相互间推诿扯皮。二是权属不清。目前市区闲置地块共86处。很多地块无人值守,老百姓破墙种菜、饲养家禽,装修公司偷倒建筑垃圾、大件家具。由于收储地块权属复杂、部门级别高,基层信息不对称、协调难度大,加之无力承担相关费用,不少收储地块成为卫生死角、管理盲区。三是垃圾处理能力不足。调研发现,来不及处理、无法处理是市容卫生脏乱差的原因之一。如:生活垃圾来不及处理。大市每天产生2600吨生活垃圾,两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满负荷运转,部分城市垃圾不能“日产日运日清”。餐厨垃圾随意处置,养猪场整治过后,餐厨垃圾消化渠道收窄,部分餐饮店主将厨余垃圾简单投放垃圾桶、下水道。建筑垃圾处置无门,我市还没有建成装潢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和大件垃圾分解中心,又没有集中暂存场所,偷倒建筑垃圾现象突出。
2.乱的问题。表现在菜市场供给不足、破墙开店、占道经营,引发街区路段混乱,进而对城市的生活秩序、交通秩序、工作秩序造成较大影响。调研发现,乱象成因背后有深层的逻辑。一是基础设施不配套。有规划不合理原因,如黄山片区,人口密度大,原先菜场拆除后,目前菜场无法满足市民采购需求;有基础设施不配套原因,如南门菜市场,面积小、无公厕、下水道窄,紧邻南门大街和南门小学,高峰期人、车、菜摊混作一团;有扩容难、升级慢的原因,如四牌楼菜市场摊位少、大量商贩进不了市场,扩容又缺少用地,客观上造成占道经营。由于路边摊菜价低、市民欢迎,又造成合法经营心理失衡、加剧占道经营,使得城管执法困难。二是审批与监管脱节。对于破墙开店,审批时缺少刚性约束和监管中缺少有效手段。如有些餐饮店、水果店,面积仅三五个平米,有的汽车维修点甚至连一辆车都无法停放,根本无法满足经营需求,有关部门审批前既没有进行核实分析,发现占道经营后,又没有运用营业执照年审等有效行政手段进行监管。三是占道经营造成长效管理困难。一方面,占道经营挤占了路面空间,造成非机动车乱停乱放,不仅造成交通拥堵,保洁车辆无法作业,只能依靠人员打扫,街区卫生难以保持;另一方面,造成执法难,采取“游击战”应对整治,城管队员疲于应付。
3.破的问题。表现在市政设施建设滞后、公共设施损毁且修复不及时、长期存在的城中村、年久失修的老旧小区,城市经不起细看,整体感觉比较“破”。一是选材不当造成的破。很多路段建设之初只考虑美观,忽视了经久耐用和维修成本,道板砖选材多用花岗岩。由于停车位不足、逃避停车费和私家车众多等原因,道板砖屡坏屡修、屡修屡坏。二是市民素质不高造成的破。景区公园设施、公共广场座椅、阅报栏、户外公益广告经常被涂鸦、破坏;中山西路、电力路沿线,市民横穿马路,绿化带被踩出了黄土路;部分居民小区内,广场上毁绿种菜、停车、牵绳晾衣,以及遛狗不牵绳、宠物粪便不清理、楼道堆放杂物等,都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市的破。三是物管缺位造成的破。政府对物业公司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尤其是缺少行之有效的考核、准入、退出手段,致使一些物业管理部门不作为,老旧小区、安置小区矛盾多、问题多。四是建设维护不到位造成的破。破旧现象集中在城中村、失管小区、老旧小区,一方面,这些地方的公共设施损毁严重,维修困难。如想新建公厕,但地下没有污水接纳管网,原址翻建又达不到标准;另一方面,空斗墙、筒子楼等疑似危房的老旧楼房均已年久失修,因是私人产权,没有房屋维修基金和物业管理,存在矛盾和隐患较大。
4.管的问题。表现在行人闯红灯、横穿马路、翻越栏杆,非机动车逆行、机动车乱停、随意张贴小广告等行为,屡禁不止、反复回潮。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缺乏严管决心和手段。“紧一阵、松一阵”的集中治理,只能让市民产生侥幸心理。提高违法成本,使之敬畏,必须严管严罚,同时综合运用人脸识别系统、采取新闻曝光、抄告所在单位、纳入个人诚信系统、单位违章人数达到一定数量取消年度评先评优等手段,打好“组合拳”。二是缺乏细节管理的情怀和举措。行人、非机动车违章,一个很重要原因是细节不到位。如庄泉路部分路段没有非机动车道;火车站、汽车站、中山东路地下通道的电梯只上不下,行人尤其是老年人行走不方便;交通护栏普遍太矮或设置不科学,不能有效隔离行人翻越和穿行等。在非机车停放方面,人行道路牙过高,缺少“降坡”,非机动车很难进入停车区域。停车收费方面缺少利民便民的关照,如设置在公共道路上的停车泊位,收费合理性引发市民质疑。三是缺乏协同管理的方法和思路。如小广告整治上,小广告多用记号笔、强力胶、雾化漆等附着力强的材料,清理难度大。反复清理后,“牛皮癣”变成“白癫风”,造成“二次污染”。可以采取疏、堵、清,联合市场监管、税务、协会多个部门的力量进行联合管理。
5.散的问题。表现在城市管理“碎片化”,责任主体多头、职责界定不清、职能交叉、力量分散,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有很大差距。一是执法力量散。根据省《城市管理执法规范化建设标准》规定,执法人员不低于常住人口的万分之五,并逐年招录更新。我市尚有较大缺口,同时由于体制改革滞后的原因,近年来城管执法人员只出不进,队员年龄普遍偏大。执法中心下移工作推进缓慢,造成街道城管科和执法中队职责不清,相互推诿扯皮。总体上看,街道缺少人手、区级层面力量薄弱,市级层面没有机动力量,既难以长效管理、又无法形成突击“拳头”。二是部门力量散。由于城市管理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存在职责交叉、界限不清、执法环节衔接不够。如菜场内管理涉及市场监管、商务、食品、卫生、消防等多个条口,遇到问题出现,谁都不愿意管,很多问题借口属地管理一推了之。三是工作责任散。城市管理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责任体系,当管理边界不清,导致“三不管”的时候,部门推给属地,属地推给部门,最后“背锅”的却是街道社区。造成城市管理“碎片化”、力量分散,这其中既有职能划分权责配置不合理的原因,又有管理体制不顺的原因,既有信息共享不畅的原因,又有协调联动不够的原因。
二、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针对调研梳理出来的问题,结合文明城市创建,一方面,着眼即知即改、立行立改。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制定整改方案、细化整改举措,着力推动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着眼常态长效、建章立制。持续深化拓展整改工作,着力通过2—3年的时间,推动镇江精细化管理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1.开展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推进开展四项集中专项整治:一是交通秩序专项整治,从宣传教育、技术管控、联合惩戒等方面,逐步形成严管态势。二是公共停车秩序专项整治,一手抓停车便利化工程,按序时完成全年新增泊位1万个以上,推进沿街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收储土地的停车泊位共享;一手抓联合执法,由交警、城管部门综合采用贴单处罚、拖曳、纳入征信系统等措施进行整治。三是小广告专项整治,在做好清理的同时,严堵小广告产生源头,对小广告电话号码按情节轻重予以封号停机,对违法当事人予以治安或刑事处罚;在小区出入口、楼道设置便民信息栏,探索建立市级便民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方便市民发布便民信息。四是窨井盖治理行动,解决城市各类窨井盖缺失、破损、松动、老化等问题,全面消除井与井盖配合不稳固、设施不规范、出现安全隐患等建设问题,并建立“一盖一编号、一井一档案”责任管理制度。
2.加强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衔接。加强市规划部门、建设部门与市精美办主要牵头部门(城管、文明办、卫健委)的合作协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提前介入城市规划和建设方案研讨环节。如新建商场综合体、广场、道路人行道,规划研究时,明确开发商(建设方)采用透水混凝土材质。加大投入力度,以专项资金保障“厕所革命”和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城市双修、装潢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和大件垃圾分解中心建设。
3.构建城市长效管理责任体系。建网格,着眼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各管理部门从职能出发,列举管理权限、分布场所、管理标准、具体责任人,以此覆盖到市区各街道。同时与12345热线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市城管考核平台实时联网,以一个个街道网格构建快速处理网络,形成城市日常管理的操作蓝本。结对子,建立“城管+公安+通讯运营商”“城管+住建+物业”“城管+交警”等若干结对小组,便于“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加快点单、派单进程。引导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治理,建立完善的进入退出机制,以市场化的思维推动城市治理。
4.健全城市管理和环卫保洁体制。着眼构建高效能、现代化的城市管理机制,加强“智慧城管”建设,完善智慧化监管平台和综合性数据库,实施“互联网+城市治理”“互联网+公众参与”行动,将城市部件事件全部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平台。加强城管机动力量建设,在人员队伍、车辆装备、处理方案、解决终端等方面,建章立制、加强运转,及时处理大件家具、建筑垃圾、“僵尸车”等市容难点,提升应急处理能力。针对城市保洁多头管理的问题,新一轮环卫保洁招标工作将于2020年6月开始,建议整合资源,集中吸引1—2家国有企业或规模大、信誉好的民营企业负责保洁。
5.积极推进建章立制有关工作。积极开展《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立法工作,厘清部门职责、界定不文明行为,拟通过2—3年时间,有效惩治不文明行为,切实激励文明行为。该条例草案已经征求多轮意见,
争取列入2020年立法计划正式项目。积极推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的立法工作,着力解决城市管理执法依据不足、处罚界定不清晰、违法成本不高等问题,规范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行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镇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孙晓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