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苏州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11月9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昆山实践”理论研讨会举行,更好推动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和实际行动,为昆山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凝聚智慧和力量。
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赵金松,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洁共同为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昆山市实践调研基地揭牌。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中国发展出版社副社长兼中国经济年鉴社社长、国研智库总裁张诗雨;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西忠;江苏省城市经济学会会长、江苏党建研究院副院长沈和;苏州市委常委、昆山市委书记周伟,昆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冯仁新,昆山市政协主席管凤良等市领导及部分重点高校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
赵金松在讲话时指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社会的首要政治任务,是在新征程上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作为江苏改革开放的缩影、全国县域发展的典型,昆山以先行先试、勇争一流的探索精神,形成了“昆山之路”这一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体现了“为全国发展探路”的责任担当。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希望昆山市实践调研基地以此次揭牌为契机,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要求,不断探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昆山新实践,为昆山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持续赋能添力。同时,要着力推进实践创新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更多高水平成果更好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更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基地建设走在前列、形成标杆。
周伟代表昆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谢。周伟在致辞时说,昆山是承载习近平总书记“勾画现代化目标”殷殷嘱托的地方,当前正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苏州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凝心聚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回应实践、指导实践。昆山作为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设立的首批实践调研基地,承担着为研究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增添更多成功实践案例的重要任务。昆山全力支持专家学者走进昆山、了解昆山、解读昆山,聚焦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既当好最强“外脑”,也当好最佳“桥梁”,传播昆山实践动态、讲好昆山奋斗故事。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将坚持以学促干,用火热实践诠释理论、支撑理论、反哺理论,更好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结出硕果。
理论引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研讨环节,双传学、张诗雨、沈和分别以《坚定文化自信 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新时代“昆山实践”的启示与发展建议》《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实践示范与新时代“昆山之路”精神》为题作了主旨研讨报告。
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昆山市实践调研基地获批以来,以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的实践调研基地为目标,建立课题研究机制、理论学习和宣讲机制、案例征集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不断提升基地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会上,张诗雨、刘西忠等8位专家学者被聘为昆山市实践调研基地首批特聘专家,并现场发布调研课题。同时,启动“马院院长看昆山”活动,将邀请东南大学、上海政法学院、苏州大学等一批重点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深入昆山,开展实地调研,不断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本次理论研讨会由中共昆山市委、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中共昆山市委宣传部、新华日报社苏州分社、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共同承办。昆山市实践调研基地与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宣传普及基地签署共建协议,联动发挥两者作为首批实践调研基地的独特优势,持续加强中国式现代化昆山新实践的总结和宣传,助推昆山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