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理论专题 > 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 基地建设 > 正文
江宁基地举办“中国式现代化江宁新实践”主题研讨会
2023-11-24 10:34:00  来源:交汇点

交汇点讯11月16日,“中国式现代化江宁新实践”主题研讨会暨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江宁实践调研基地建设推进会在南京市江宁区会展中心举办。

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赵金松和南京市委常委、江宁区委书记,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江宁实践调研基地主任林涛共同为“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江宁实践调研基地”(以下简称“江宁实践调研基地”)揭牌。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汪晓燕等领导出席会议。

聚焦务实发展,强化问题导向,会议围绕“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总蓝图以及“四个走在前”“四个新”的重大任务,邀请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助理郜军,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徐康宁,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首席专家、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戴珩,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汪玉凯分别从科技自立自强、强链补链延链、彰显现代文明价值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四个角度为高水平打造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江宁实践调研新高地、高质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江宁新实践走在前做示范建言献策。

紧扣发展之问、现实所需,会议发布8个第二批调研课题名单,旨在今年3月份首批调研课题成果取得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化对基层实践的理论探索,以丰富的“江宁实践”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持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更多有益且有效的“江宁案例”。

学思想、强担当,让中国式现代化在江宁可观可感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赵金松

基地是研究中心建设的关键环节。赵金松指出,要进一步发挥好基地平台的聚合整合作用,注重联动协同、联合攻关,广泛吸纳社会研究机构和知名专家学者力量,围绕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中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研究新问题,积极探索新思路,不断总结新经验,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典型案例和鲜活素材,以区域性实践为全省乃至全国现代化建设先行探路、积累经验、贡献力量。希望江宁区实践调研基地以此次揭牌为契机,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要求,着眼争创一流、树立标杆,坚持理论学习与课题攻关结合、研究现实问题与总结实践经验并重,以更多高水平成果更好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更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更好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努力为全省全国发展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生动范例。

紫金山实验室

2022年6月,江宁区入选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发布首批实践调研基地。为更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实现以创造性实践开辟党的理论创新新境界,江宁实践调研基地充分发挥辖区资源要素全、基础建设较为领先、制度性保障较为完善的优势,高起点、高标准提出“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将基地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创新实践示范地、优秀成果展示地、理论调研首选地”的建设目标。

江宁社会治理

在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推动下,全区于2022年10月份初步梳理出首批57个实践调研示范点,并按年度及时制定基地工作计划,组织系列课题调研活动,为“强富美高”新江宁现代化建设赋能增势。全区连续五年获评全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区,综合实力位列江苏区县前列,先后获得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荣誉称号。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3000亿元,连续三年位列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新城区第三位。

“成绩单”背后,是江宁始终坚持以思想伟力激发蓬勃奋进动力的敢为、善为和有为。林涛表示,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江宁实践调研基地,是推动全区上下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新思想的重要平台,对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江宁新实践走在前做示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全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把牢思想之舵,激发奋进之力,总结提炼更多原创经验、推动形成更多过硬成果,努力把江宁实践调研基地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实践示范地、成果展示地、调研首选地”,为现代化建设大局提供更多“江宁经验”、作出更大“江宁贡献”。

找差距、促提升,科学指导创新实践再上新台阶

园博园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近年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江宁在“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四方面齐头并进、全面发展。全区创新主体加速壮大,地区活力动能竞相迸发,聚力打造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电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装备、新型节能环保5个两千亿级创新产业集群,创成7个国家级人才基地,累计集聚各级各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超3000名;“三生融合”渐成现实,“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居民收入增幅持续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逐年缩小。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以上用于民生支出,教育资源更加优质均衡,基层医疗机构省级标准化率100%,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2152平方米,园博园、金陵小城、汤山矿坑公园、牛首山河生态廊道等成为市民休憩新选择;城乡山环水绕,满目皆绿,处处是景。累计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0个、市级以上美丽乡村453个,连续4年获评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第一等次;文明城市建设常态长效。各类公共服务资源通过区、镇街、村居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送至群众家门口。全区“8+N”共439支志愿服务队作为持续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主要力量,全方位“加码”群众幸福,累计培育出全国道德典型及中国好人26人(组),省级道德典型及江苏好人33人(组),一批市级道德典型及南京好人。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两下两上”新路径,“大党委”聚合力,“宁帮手”连万家,“一网统管”借助“区、街、社区、网格”四级指挥调度体系构建,实现了一个平台解决群众需求、统筹社会治理、实施联动指挥的高效协同。区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特色做法入选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展览。

南瑞集团

创新要素在江宁快速集聚,为江宁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注入了不竭动力。当天的建设推进会既是一次阶段性模式经验总结会,也是一场问计于智、向实而行的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汪玉凯

在专家主旨演讲剖析环节,汪玉凯提出数字化、网络化、平台化、智能化是基层数字社会治理融合发展的趋势,并为江宁数字社会治理带来了创新应用场景、推进智能生态网络构建与政务热线深度融合、提高基层数据资源的共享水平和大数据分析能力、充分发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基层治理的作用等发展建议。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郜军

郜军认为,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本质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转移。对于江宁而言,要充分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和区内丰富的科教资源,培育一批国际一流研究所、解决一批产业重大技术难题、孵化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加快引进培养一批产业创新人才,以创新构建独具江宁特色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与生态,从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示范区。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 徐康宁

徐康宁通过昆山、江阴模式探寻新时代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即推动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真正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指导中小企业基于成熟技术开展大规模技术改造,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应用,建设高水平的“数字江宁”,扩大江宁影响,力争成为产业科技信息的重要策源地。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 戴珩

戴珩说,江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作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江宁一是要做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二是要进一步开展对江宁文化和湖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系统研究,从建设新的文化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角度,准确判断江宁文化的特质、禀赋,以及江宁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当代价值和时代内涵,三是要整合区内文化旅游和产业资源,共同塑造和输出江宁文化整体形象,更好呈现和传播江宁文化。

抓实干、谋新篇,三方共建“理论-实践”转化链

上汽大通南京C2B工厂

会议发布江宁实践调研基地第二批调研课题项目8个:“以智改数转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江宁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研究”“探索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江宁路径’”“聚力休旅新业态,探索共富新形态:乡村振兴的江宁实践”“‘放管服’改革与营商环境塑造”“高标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江宁‘环境+生活+和谐’三美共建之路”“存量、增量、质量‘三量齐举’点燃发展新引擎——江宁绿色低碳转型之路调研”“数智赋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江宁模式”。

该批课题调研活动由江宁实践调研基地联合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共同启动。课题团队专家多为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究基地研究员及江苏省新型智库研究员。上述8个调研课题的发布,实质上也是江宁探索以“理论研究基地+宣传普及基地+实践调研基地”三方共建形式高水平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江宁新实践走在前做示范的创新尝试。

据介绍,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将举全媒体传播优势,为更广范围推广“江宁实践经验”多维搭建矩阵平台。一方面以“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江宁实践”专题专栏的形式,多平台创建可供全网实时查阅的“江宁实践数据库”(内含基地建设动态、专家调研视点、亮点成果发布、课题项目报告等),瞄准理论创新、模式总结、经验分享等,全方位提供实时更新可供广泛查阅的“江宁素材”“江宁案例”;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新华传媒智库汇聚省内外新型智库力量、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作用,以“传媒+智库”的形式深度参与到江宁实践调研基地的建设当中,互学互促,切实走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谷里金陵小镇

2022年10月,以全区57个基地“首批实践调研示范点”为要素对象,江宁实践调研基地启动首批课题调研活动。今年3月初推出首批4个重点专项、12个子课题研究的成果汇编,对新发展阶段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乡村振兴、城市内涵塑造、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等发展热点予以全方位的走访调研。在此基础上,此次论坛活动发布的第二批课题调研将更加聚焦“小切口”,更加重视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常态化构建“理论研究+实践调研+宣传普及”转化链,真正实现“把理论创新贯穿于伟大实践中”和“推动以实践为基础的理论创新”相统一。

江宁百家湖

来源:交汇点   编辑:王逸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