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追求,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主动现代化” 。经过不断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已经形成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体系,这是主动现代化的战略预期。同时,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初步现代化,开启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中度现代化新征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高度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我们必须正确应对恶性竞争、干涉内政、科技脱钩与“自反现代化”风险,实施智慧韧性治理创新原则,这是主动现代化风险防控的战略行动。来源:江苏社会科学作者:日期:2025-01-08 16:03:00
-
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把握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方法论,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由不同要素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系统有机体,应坚持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新时代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做到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以系统观念指引文化强国建设,就要以文化的赓续传承作为创新发展的前提,通过创新发展为赓续传承提供旺盛饱满的生命力。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日期:2025-01-08 14:15:00
-
“木桶有短板就装不满水,但木桶底板有洞就装不了水。党员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底线思维,加强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更加注重固底板、堵漏洞,力争在出现重大风险时扛得住、过得去,真正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赢得更加光明的未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日期:2024-12-24 14:43:00
-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各种所有制经济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多次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为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各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新时代新征程,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不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来源:经济日报作者:日期:2024-12-24 14:40:00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科学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创造性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和有效路径,形成了丰富、全面、系统的改革方法论。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日期:2024-12-24 14:32:00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日期:2024-11-25 13:45:00
-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是在回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全球文化竞争之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文化之问、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如何领导中国人民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的过程中形成的。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作者:日期:2024-11-08 10:57:00
-
自我监督是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体现,人民监督是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保障,两者的结合,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对执政党建设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鲜明品格,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底气所在。来源:人民与权力杂志作者:日期:2024-11-08 10:48:00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来源:经济日报作者:日期:2024-11-08 10:40:00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六项重大原则, “坚持系统观念”是其中之一。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提高思想认识,自觉将系统观念运用于改革发展实际工作之中,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确保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防止各行其是、各自为政,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在复杂局面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日期:2024-10-25 09:27:00
-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不仅事关一地一域发展,而且事关“国之大者” 、党之大计。认真回答“政绩为谁而树” “树什么样的政绩” “靠什么树政绩” 3个问题,在思想上见真章、行动上用真功、担当上动真情,把群众所想所盼作为政之所向,才能不断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日期:2024-10-25 09:27:00
-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探讨。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日期:2024-10-25 09:21:00
-
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有效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应具有以下特征:维护消费者主权、机会均等、自由竞争、企业自主经营、资源自由流动。与之相关的制度建设主要涉及以下方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产权和合法权益,既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又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资产。第一,在尊重市场的前提下,政府以不断完善的制度管市场,包括建立有效的契约制度和产权保护制度,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日期:2024-08-20 08:54:00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行了新概括,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来源:红旗文稿作者:日期:2024-08-15 10:57:00
-
近日,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4 — 2026年) 》发布,为长三角未来发展重点明确了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向纵深推进。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日期:2024-08-15 09: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