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经典阅读体会环节点评
刚才,河海的四位年轻同志,从不同的角度汇报了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和当代文献的深刻体会。在此,我谨以下面的三句话谈谈我个人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者、教育者和践行者,对他们的体会的体会。
第一,不同的经典,同一种召唤。几位年轻人分别从《共产党宣言》、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以及今年“五四”期间考察北大时在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品读文本,传达的则是同一个事业——共产主义事业——对我们的召唤,这召唤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其声或远或近,同样为我们每个人指引着正确方向,提供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穷的动力。
第二,不同的身份,同一种情怀。几位年轻人,有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的是技术专家,有的是研究生,在这里,他们却共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他们的话语中,洋溢着的,是新时代的青春气息,新时代的家国情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的正是这种情怀,以及这种情怀对行动的有力支持。
第三,不同的话语,同一种担当。体会是一种语言表达,但在几位年轻同志的体会中,我不仅听到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对于共产主义的信仰,更听到了他们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的坚强决心和行动意志,他们分别结合自己的专业工作,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理论学习研究与技术研发实践、志愿服务工作等方面汇报了他们的实际工作,在其中,我听到了他们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念,他们的践行成果。由此,我也深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担当精神。
最后,我想以河海大学的杰出校友,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在一个较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张闻天同志的两段话作为今天我的点评的结束。张闻天同志曾经说过,“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这是已为河海人所熟知的一句名言。张闻天还指出,“青春的生命应当是汹涌澎湃的,生命就是这激荡的急流,现在是到了把这种生命表现出来的时候了!”
是的,是该将这种青春的生命表现出来了!为了更理想的生活,为了更美好的世界,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必须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有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不懈实践。只要能做到这一点,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我们所属的岗位五花八门,我们的事业位于四面八方,但当我们终有一天去见马克思的时候,我们都能够无可惭愧地站在他的面前,告诉他“我们无愧于他的事业,无愧于中国,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也无愧于他的中国传人的称号”。我们每一个人都将与我们的伟大民族、伟大时代一起,获得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