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人文周刊 > 新潮 > 图片 > 正文
王祥夫:盘玉
2017-11-10 09:32:00  来源:新华日报

  王祥夫,著名作家,山西作协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米谷》《生活年代》,散文集《杂七杂八》《纸上的房间》等。

  小时候住的那个大杂院,名字叫“牡丹里”,让人想到古时的里坊制度,又让人想到牡丹。

  父亲那时所收藏的古玉,均是商周高古玉,共计三百品,之外战汉玉不计,平时都放在一个五屉柜里,并不怎么珍贵它的意思,但是不许我们弟兄动。古玉是一品一个布袋儿,那种厚布,麻灰色,系黑绳,并非锦缎。父亲没事会把古玉一件件拿出来看,但很少盘玩,父亲说生坑最好,千万不要瞎盘,盘坏了是罪过,也不要吐灰,吐坏了亦是罪过。真正收藏古玉的人都喜欢生坑,而没事把一块玉盘来盘去的往往不是收藏古玉的人,也只那么三五块,盘着玩玩,兴冲冲出来进去,手里总是有事,日子便过得有寄有托。

  古玉不盘要生坑。父亲说,我只八九岁便知生坑熟坑。

  即使盘玉,家父也不说盘玉,只说“亲近亲近”,和古玉亲近亲近,就像玉一时有了生命,要和人朝夕相守的意思。十岁那年过生日,父亲给我商周古玉两品,要我与它亲近。一品是直到现在我还戴着的商代咬尾龙小玉璧,原是古时开大玉璧砣出来的璧心,还不那么圆,孔是一面钻。一品是周代玉组佩里的大勒子,厚不足一公分,上边是勾撤法鸟纹,鸟尾扬起来却又是龙纹,是鸟纹龙纹合一西周的常见纹饰。父亲说“你和它亲近它就和你亲近”。后来果然是这样,父亲又对我说,“贴身带着就好,不必放糠袋里去盘。贴着身子让体温皮肤和它亲近,你盘不出来让你儿子接着盘,两三代人共盘一块玉不是什么传奇。”

  古玉是有生命的,里坊间的诸多传说且不说,比如什么人摔了个跟头,玉碎了八十岁的他却没事,是玉替人挡了一下。古玉貌似静定,却极有变化,比如我项间那块咬尾龙小玉璧,一开始是黑如墨,对着光看才有一些绿意,而戴在身上日久,里边的黄沁便慢慢出来。新玉是没这种变化的,明清玉亦不会有,真正的商周高古玉才有,而真正的商周古玉又是一出土就干干净净脸面齐整,上边或附有泥土,那泥土也是其硬如玉,原已与古玉生长在一起,古玉吐浆,浆把附在其上的泥土包裹,两千多年下来,想除去这样的一小点一小点泥土还很难。古玉无法仿,你可仿其形,其神彩是永远不可仿制,看古玉只须一眼,不要多看,是要看其神气皮壳,有的高古玉出土一如新玉,那只是一般人的眼里所见,其实大不一样。古玉皮壳极是松,贼光一点也没有,是珍珠的那种感觉,是珠光,柔和异常特别迷人。商周以降,唐宋元明清的玉是没有这种现象的。玩玉的人盘玉,不外是身上常带着个糠布袋,先是粗糠后是细糠,或粗细交加,没事用手搓捏,但一捏盘过头皮壳便会坏掉。父亲对我说盘玉要慢盘,慢盘便是贴身贴肉地带在身上,是天长地久,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就那么过来了,人与玉相亲,玉与人亦复相亲,古玉的精彩便会给慢慢焕发出来。这也是生坑变熟坑的过程。

  可以盘的玉一般都是古玉的某些特征特别明显,即使盘也不会把这种特征盘掉。而一出坑就像新玉一样的古玉一般最好不要盘。商周高古玉多以动物为主题,却轻贱了花花草草,商周战汉高古玉几乎没有花草植物的影子,花草植物纹饰的出现在唐宋之后。而到了明清,花花草草越发多了起来,凤穿牡丹,松鹤延年,石榴多子,是日常生活的清浅,波澜不兴的平和,商周古玉的魅力与魔幻性至此荡然无存。

  父亲给我的那块儿西周凤纹龙纹合一的勒子常年被我戴着,洗澡也不离,睡觉也不离,而忽然有一天,夜深人静靠在床上读书时,它在脖子上只一滑,便滑到腋下去,“砰”地一声碰在床栏上。我把它拿在手里在灯下细看,却不禁吃了一惊,原来边缘的裂隙居然不见,居然弥合了。虽然隐约还可以看出那一道痕迹,但实实在在是弥合了。世间事,不可思议者真是多矣,也不必思议为什么、事事都要了然于心,想起郑板桥那句话来,人有时要糊涂些才好。

  那年,父亲去世之前,我和我的哥哥仓促间在“牡丹里”的东墙之外把两品西周晚期大璧埋在一棵双叉杨树下。多少年过去,现在想起,那里已是一片新的小区,“牡丹”二字虽在,却叫了“牡丹里新区”,而那两块大璧,已不知它在何处,亦不知它要在地下沉睡到什么时候。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王祥夫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