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后第二日从郑州回安庆,朋友送我一袋樱桃。车行“况且况且”,一边吃樱桃一边看倒退的树木山岚人家。不知不觉已过开封,商丘在望。
樱桃差不多见底,突然想起早年读过的那些小说。张恨水《啼笑因缘》中写过这样一节插曲:樊家树出行,何丽娜送他梨子“以破长途的寂寞” ,伯和笑她,说:“密斯何什么时候有这样一个大发明?水果可以破岑寂?”
樱桃陪我度过了一段美好旅途。
吃完樱桃,四周看看,邻座女孩,衣服是樱桃红,车厢内明亮不少。女孩的烂漫,机心全无,红得活力四溢,车厢太小,差不多快飘出窗外了。
樱桃滋味甚佳,酸酸甜甜。一味酸,一味甜,味道就单一了。樱桃是酸中有甜,甜中有酸,偏偏酸得内敛,衬住那一汪柔和的香甜,让人好生消受。
樱桃:细雨绵绵,春色撩人。就是这感觉。
卢延让在《谢杨尚书惠樱桃》中有两句诗可以做樱桃口感的说明:
万颗真珠轻触破,一团甘露软含消。
我爱吃樱桃,口感新嫩,像睡在棉花堆里,或坐进春天的被窝,灯光宁静,读着樱桃令,想着微甜的未来,这未来是少年与青年的未来。
樱桃质地细腻、温润,其色红者仿佛玛瑙,色黄者俨若凝脂。我喜欢红樱桃,不全是蒋捷那阙《一剪梅:舟过吴江》的缘故,主要是樱桃红红得人心头一暖。
见过不少齐白石笔下的樱桃,青花描边的白瓷托盘里,宣纸上清灵灵的一颗颗红果弥漫着氤氲的薄雾,快滴出水来。齐白石樱桃的着色颇有日本浮世绘的闲逸,其间独有一份寂寞的风情纯洁的风情。风情不是万种,偏只一味,干干净净,更让人销魂。
齐白石的樱桃,看似俗物,但气息不凡。吴昌硕的樱桃显得浑浊,美感上弱了。丰子恺的樱桃信笔草草,有些寒酸,好在有活泼泼一段生活衬着。张大千也画过樱桃,疏朗清洁,有一纸本镜心如此款识:
恰似妆台倚点唇,筠笼乍启口生津。
荔支三百轻相比,解得文园病渴身。
画面散落十颗樱桃,果粒鲜艳欲滴,枝叶自然,十足风雅。张大千的樱桃小品,诗书画俱佳,有流连书案的文人襟怀。
我在南方生活十多年,没吃过几回樱桃。乡下虽有不少人家栽樱桃树,然而暮春的大雨,常常一夜之间扫尽枝头。
之前一直以为樱桃是南方佳果,最近才知道它的主要产地是烟台、栖霞等处。苹果、梨子也是那里所产者为贵。南橘北枳,一方水土养一方风物,他乡抢不得。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乡下老屋的北窗下植有一丛芭蕉,上次回家,奄奄一息,不知如今是否生出片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