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人文周刊 > 悦读 > 读书漫谈 > 正文
今天怎样读韩非子
2017-09-29 09:05:00  来源:新华日报

  读书漫谈

  《韩非子》成书于战国末年。作者韩非批判性地吸收前代思想家的全部思想成果,被后人视为法家之集大成者。可以说,《韩非子》一书是理解和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政治思想史的必由门径。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独占一方,割据称雄,春秋时代的争霸战争至此转为兼并战争。同时,战国时代是一个旧的秩序、传统被破坏的时代,各诸侯国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也非常激烈。在战乱频仍的生存环境中,韩国作为战国七雄中最为弱小的一个诸侯国,其地理位置西有强秦,南有楚国,东有齐国,北有赵魏;列强环伺,既是秦国进攻六国一统天下的第一战场,又是六国合纵攻秦的聚兵之地。在这样的形势下,韩国内政却混乱不堪,正如韩非所言,其君主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不能“执势以御其臣下”,无力“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韩非生长在祖国内忧外患、濒于危亡的时代背景下,他思考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如何使祖国免于覆亡的命运,其学说的归结点是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拯救时世。

  关于韩非,目前我们所能依据的文献记载主要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司马迁告诉我们的信息足以使我们明白,第一,韩非思想的形成与特定的生活背景有直接的关系,他对韩国现实政治的深切关心和深入观察,构成他建立自己学术体系的出发点。第二,他曾师从荀子,也像荀子兼采道、名、法、墨等诸家学说一样,努力吸取前代思想家的成果,构建适合现实政治需要的一个综合的理论体系。第三,韩非的学说没有被韩国君主所采用,却受到秦国君主的高度重视;秦王正是以韩非学说作为自己治国的思想理论基础和方针指导,因而建立了相当完善的君主政治制度,由此吞并六国,一统天下。可以说,中国历史由封建政治进入君主政治,并由战国时代进入帝国时代,与《韩非子》这部书提供的君主政治理论与方法有直接的关系。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均宣称以儒家思想为治理天下之指导思想,实际上韩非的一整套君主专制主义的理论始终是历代君主奉行的策略,从而构成中国政治历史上阴法阳儒的基本政治格局。

  韩非出身于韩国贵族,特定的身份决定了他思考问题的角度和立场。他极力主张绝对的王权,一切以君主利益为重,原因在于他意识到,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中,想要统一国家力量,更有效率地利用国家资源,实现富国强兵,从而避免韩国覆亡,这是一条必由之路。因此,韩非追求的政治目标是维护宗族的整体利益。

  《韩非子》共五十五篇,约十一万字。在语言风格上,多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也表现在说理的方式上。战国中期以后,士人在向各国君主大夫等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以求取仕途时,说辞逐渐由以前的说理议论为主转向以叙事为主。他们从民间或典籍采集大量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寓言佚闻等,经过加工,附加上一定的社会目的,然后使用这些叙事材料形象生动地向统治者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并同时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在《韩非子》一书中,这种叙事风格称为“说”,读《难一》至《难四》各篇,可以对韩非的逻辑思辨能力有非常直观的了解,同时这四篇也从不同侧面大体呈现出韩非政治思想的基本面貌。

  韩非是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者,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理解力,对现实进行了深刻清醒的剖析,抓住了当时的主要矛盾;他的批判建立在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和热情的理想追求之上,因而能够针对各种社会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与同时代的思想家如孟子比较,韩非同样是一位坚定的救世主义者,只是各自从不同的方面提出治世之道。韩非思想的影响贯穿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进程,而且今天的许多社会政治现象都需要到《韩非子》一书中去寻找根源。这可说是今天应该读此书的重要原因吧。

  (作者就职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邵永海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