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人文周刊 > 悦读 > 新华读书会 > 正文
《追问》
2017-04-06 09:08:00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追问》,一部沉重的人生警示录

  新华书房

  最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推出江苏作家丁捷创作的反腐纪实文学作品《追问》,引发全国关注。作者通过调阅600多份贪腐落马官员的卷宗,面对面的采访,深刻揭示腐败分子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出他们灵魂衰落的轨迹。作家二月河评价《追问》“是一部与所谓‘落马者’正面交锋的心灵碰撞实录,更是一部哲思蕴含于理性追问之中的‘醒世恒言’;是一部运用文学力量贯穿历史与现实的‘劫后人语’,更是一部融入其中、摒弃说教的人文反腐教材。”最近,记者深度对话丁捷,解密《追问》写作的幕后故事。

  问:你为每个采访对象专门设计了一份“人生问卷”,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设计?内容涉及哪些方面?

  丁捷:“人生问卷”实际上涉及的问题非常多,基础题库差不多有30条,主要围绕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历程,针对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问题。但在交流过程中,也会随时提出新的问题。为什么去设置这个?因为这本书就是描述官员的成长和奋斗史,追寻他们心灵世界一些隐秘的缺陷,刻画他们的蜕变轨迹。

  我觉得任何人,从满身光环的成功人士,一个权力的掌控者,一夜之间成为阶下囚,变成一个受到党纪国法严惩的人,有一个漫长的转变过程,我想反映的就是这个过程。他的脱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脱轨的轨迹是什么?书名《追问》还有另外一层含义——“责问”: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人生进行成这种样子?

  问:有没有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蜕变者”?

  丁捷:书里写到一位文化厅长,他的问题,被我定义为“被动腐败”,指的是不使用自己的公权力,但也不过问、不履行自己的监管责任,致使手下人发生很多问题。他的不作为,其实就是一种变相腐败。这位文化官员纵容手下收假字画造假,扰乱市场,到最后受到降级处分。但实际上,他思想上并没有真正接受这种处罚,也不承认自己有责任,他把不作为看成一种理所当然。他的态度令我震惊。归根结底,就是有一部分官员认为自己只要不做坏事就是好官。实际上,你占据一个位置,却没有履行相应的职责,这就是失职。因为,你造成的影响或许和有些坏官的危害是一样的。

  问:书里提及的很多官员,他们的前半程都踌躇满志,后半程才发生重大转折,通过资料的梳理观察,你认为这个转折一般会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丁捷:我觉得这涉及到一个人的人生观与人格。每个人的人格不一定都是高大全的,我们要承认人性里的薄弱环节,个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有的人会得到历练修复,有的人则会顺流而下。这个薄弱点发生在什么地方?书中提到的八个案例各不相同,基本上在人生的一些转折点上体现得比较明显。比如有个落马官员,他讲到他的心理变化是从他干得最好的时候开始的。他当县委书记时,提拔市级领导,从市所属县里面选3个人,他是其中之一。他认为他干得最好,但其他两个人一个进了市常委,一个当了副市长,他被派到人大去当副主任。他觉得对他不公平,吃亏了,需要得到补偿,所以在经济上就对自己放松了要求,后来几年就迅速动摇了。实际上,就是他的人生观在这个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我觉得绝大部分人从一个普通人到领导干部,他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所以大部分人的道路都是正常的、向上的、积极的。

  问:在中国这种人情话语场和官场文化里,领导干部怎样能够做到洁身自好?

  丁捷:我特别欣赏中纪委领导讲过的一句话:不读书的领导干部官再大,也是一介俗夫。就是说,你的心灵是没有独立和真正自由的,你是被物质利益绑架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写过一个非常好的自我问询,就是问问你自己,在这么一个光华四射、物质泛滥的社会,有没有被那些穿金戴银、香车宝马绑架,去违背你的良心?做人做事的时候,如果你冲着这些东西去,那么你就被这些东西绑架了。

  中国是人情社会,难免会接触到这种世俗文化,但你要有取舍。作为一个官员,首先应该是这个社会的主流力量、主流的能量,如果这种世俗的物质理念绑架了你,你再用这种理念去绑架你的工作,绑架你的思想,去危害一个单位、一个地方,就是十倍百倍的放大这种世俗文化。所以我们为什么呼吁领导干部要多读书?多读书就是历练内心,学会分辨,懂得取舍。

  问:基层反腐是现阶段反腐工作的重点之一,作为一名基层纪委书记,你认为基层反腐的难点、重点是什么?

  丁捷:绝大部分老百姓对腐败的认识,来自两个渠道,一是传媒,二是他身边的感受。比如看到熟悉的人在搞腐败,他就会推算,好像这个腐败的概率已经比较高了,这会极大影响普通老百姓对社会的认识。

  基层反腐的意义非常深远,这是民心工程。如果你不解决老百姓身边的腐败问题,你要改变人民群众对执政者的看法是很难的,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对你的信任度。我们很多制度、纪律,关键的难点在于执行力。

  问:希望党员干部包括普通读者从这本书里收获什么?

  丁捷:广大党员干部,可以用这本书来照镜子,看看你跟这些官员是否存在同样的毛病、同样的问题。而普通的老百姓,可以把它作为人生警示录来读。在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千万不能过于物欲,千万不能操之过急。我觉得,人生应该是一个相对安静、循序渐进的上升过程,而不是大跳跃。某些官员,就是妄图在财路、前途和情感方面要的比一般人多,最后导致自己毁灭,他们承载不了。   (王志艳 赵心怡)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丁捷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