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参事 > 最新推荐 > 正文
科技创新既要“顶天”又要“立地”
2021-07-13 08:54:00  作者:王春梅  来源:新华日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当前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判断就是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并作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的部署,同时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明确提出“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实现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的大幅跃升。

国际上通常认为,创新型国家一般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整体上看,中国科技创新实现量质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4位。在从创新型国家行列向创新型国家前列奋进的过程中,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发展进程速度的一个重要变量。目前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上我们还存在短板,甚至出现了“卡脖子”的情况,深层次原因正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研究亟待加强。

提升创新能力,要重视创新发展的系统性。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科学发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的同步提升,只有科学、技术、工程各个环节垂直打通才会形成合力,仅靠某一个环节的发力是走不远的。以华为等为代表的高技术企业一骑绝尘,在中国的通讯业中率先突破,成为全球领军企业,但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不匹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削弱了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就是一个例子。

创新发展的系统性还意味着创新不仅仅是科技创新,还是教育、文化、制度等多因素共同创新发展的结果。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历程中可以发现,无论是16、17世纪的意大利还是17、18世纪的英国,无论是17、18世纪的法国还是二战前的德国,以及20世纪以来的美国,每一次世界科学中心的更替,都需要教育、科技、文化、制度等多因素的同频共振。因此,我们要重新审视大学在创新发展中的定位及我们的政策。大学是灯塔,照亮着科学知识生产的道路。在过去的创新进程中,地方政府更多地强调大学要加强产学研的工作,但大学最核心的价值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和前沿领域,一味地强调产学研合作,无异于涸泽而渔。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专注于世界一流的科学发现,才能最大化其作为社会轴心机构的价值,才能持久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提升创新能力,还要增强创新发展的科学性。科学性体现在创新是有规律的,我们要学习规律,尊重规律。而科学活动中一个最基本的规律就是,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起着引领作用。曾经的量子力学理论造就了今天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双螺旋理论的提出开创了生物医药产业的新空间都证明了这一点。只有通过基础研究工作的突破,才能真正走向科技发展的前沿,摆脱对国外科学技术的依赖,从而真正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

基础研究的突破又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有的时候一项突破性的科学发现可能需要3 年、5年甚至10年或者更长时间,需要一代人或者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所以重视基础研究工作,要做好长期投入的准备,要有甘于寂寞的耐心。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像科学家一样耐得住寂寞,对待科技发展要有“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心态和准备,而不能只追求立竿见影的业绩。

在创新发展中,我们不能依旧沿着过去只重视应用端技术和应用型研究机构的这种短平快的思路来推动创新发展,这样的路径在过去我们国家处于创新追赶阶段是行之有效的,但在今天迈向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征程中,这种急功近利的发展思路俨然已经不能担负起提升创新能力的使命。李克强总理指出,科技创新既要“顶天”,又要“立地”,如果说以前我们更多地考虑如何“立地”的话,那么未来如果要向创新型国家前列奋进,就必须“顶天”和“立地”并进,只有通过艰苦的科学研究活动打开一片天,才能超越对手,实现突破。同时,要不断调整科学技术发展的资源配置,在基础研究评价和项目等方面给予实质性政策支持。

提升创新能力,既要重视系统性又要把握科学性。只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有国际领先的科学发现,只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自觉增强对创新的投入,只有我们各级政府都能意识到基础研究的特点并舍得投入,才有可能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尽快实现产业链的现代化,从而支撑起中国迈向创新型国家前列的进程。

(作者为南京市委党校教授、南京新时代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王逸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