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参事 > 最新推荐 > 正文
把握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着力点
2021-07-20 09:30:00  作者:林于良  来源:新华日报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标识。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坚持以先进文化凝聚民心,以理论创新指导文化实践,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方向,在百年的接续奋斗中形成了宝贵经验。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认真回顾和总结百年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程和经验,可以获得思想的启迪、知识的武装,从而更加明晰推进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着力点。

加强和创新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保证。我国文化建设的长期实践表明,只有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固本开新、永葆生机。回望历史,党成立后最早建立的工作机关就包括领导思想文化建设的宣传机构。毛泽东同志指出,真正属于人民大众的东西,就一定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醒全党,“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仅高度重视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也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人民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文化建设矢志不移的根本立场。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邓小平同志认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进入新发展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继续加强和创新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血脉,凝聚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和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百年历程,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重要的特征。毛泽东同志认为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邓小平同志认为要做到两个“划清”,坚持两个“反对”;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也非常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创新性地继承和运用。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标志着我们党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因此,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重要思想意蕴但表现形式较为陈旧的部分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话语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所谓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和共有的精神家园,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将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思潮暗流涌动,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的竞争,更表现为价值观的竞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继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我们要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和根本任务,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特别是要注重挖掘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背后的价值观因素,用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引导他们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如果说文化总体上是一种软实力,那么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则是硬实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做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把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放在重要位置。要按照党中央关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大力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凸显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王逸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