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政声 > 最新推荐 > 正文
党员干部不能有“官气”
2017-02-09 09:45:00  作者:叶松  来源:新华日报

 

  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日前规范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待遇等文件,对党和国家领导人办公用房、住房、用车、交通、工作人员配备、休假休息等待遇进一步作出规定。文件明确党和国家领导人退下来要及时腾退办公用房;不能超标准配备车辆、超规格乘坐交通工具,外出要轻车简从,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按规定配备工作人员并加强教育管理,严格约束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压缩赴外地休假休息时间,实行严格报批制度等。这些规定是对《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拓展和深化,对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维护党的形象意义重大。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党很早便认识到发挥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作用的重要性。不仅如此,高级干部更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们冲锋在前、不怕牺牲,践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和平建设时期,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革命时期,共产党人自觉成为劳苦大众的表率。建党初期,毛泽东脱下长衫,换上粗布短褂,赤脚穿上草鞋,到工人聚集的地方宣传党的主张,成为发展党的组织力量的表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朱德在寻乌县马蹄冈召开第一、二、四纵队大队以上干部会议时,提出革命军队管理教育的七条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干部要处处以身作则,做战士的表率”。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周恩来、任弼时积极响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不顾工作繁忙,带头参加劳动,并成为纺线英雄。

  建设时期,共产党人成为严于律己的表率。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不忘初心,继承革命时期的光荣传统。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提出“四不主义”,凡是来信要求找工作的,一律“不介绍、不推荐、不说话、不写信”。他说:“如果有求必应,那就成了国民党的样子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久而久之,就会脱离群众,就会垮台。”朱德要求子孙后辈要接班,不要接“官”、接“权”。他说:“接班是接革命的班,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如果忘掉了人民,心里想的是当官,就会脱离群众,早晚有一天要被人民打倒。”1963年5月,周恩来提出领导干部要过好亲属关,认为“过亲属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为此他还专门把亲属集合起来,立下“十条家规”。

  改革开放新时期,共产党人继续保持以身作则的革命本色。邓小平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在自己身体还健康的时候主动提出退休,为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率先垂范,树立了榜样。在讲到自己退休方式时,他说:“我反复考虑,简化可能比较有利,而且从我开始简化更有利。来个干净、利落、朴素的方式……”陈云严格要求家人、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要他们“以普通劳动者身份自居,不搞特殊化”,并给家人订下“三不准”原则,即不准搭乘他的车、不准接触他看的文件、子女不准随便进出他的办公室。习仲勋关心群众疾苦,重视群众诉求,曾对信访干部说:要“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党员不能高人一等,盛气凌人,特别是干部,不要有官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为全党作出了表率。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尤其是对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提出更高更严的标准。历史经验表明,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和国家领导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争做全体干部的模范榜样,最大程度上减少违法乱纪的隐患,才能不断巩固领导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长效机制,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作者为中央党史研究室百年潮杂志社编辑)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韦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