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动全社会增强法治意识,善用法治利剑压实责任、筑牢堤坝、细化监管,我们一定能让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网络风尚更加浓厚,让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周人杰日期:2023-12-01 08:59:00
-
要坚定法治自信,积极阐释中国特色涉外法治理念、主张和成功实践,讲好新时代中国法治故事。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激发起蓬勃生机。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日期:2023-11-29 08:41:00
-
加强文化法学学科建设,推动文化法学研究走深走实,是适应法治建设新要求、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重要举措。我们要以回答文化法治建设中的实践问题为文化法学建设的根本任务,从实践问题中找到理论创新的突破点、学术发展的生长点,不断拓展文化法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公丕祥日期:2023-11-20 09:14:00
-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胜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日期:2023-10-26 09:14:00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法治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始终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有助于实现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相衔接、相协调,在形成保障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合力上取得实效。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徐伟功日期:2023-10-26 09:12:00
-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乎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宁,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2016年制定的网络安全法,对建设安全、健康的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提出了要求, 2019年出台的《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 ,开启了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门立法的探索, 2020年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进一步拓展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实践。充分发挥联合国主渠道作用,通过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海合作组织等平台,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交流合作,携手构建更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空间。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日期:2023-10-25 09:08:00
-
做好法律援助人员的激励与监督,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等等,从而让这项惠民生、暖民心的工作惠及更多群众,让法治阳光温暖更多人。来源:人民日报作者:金歆日期:2023-10-12 09:18:00
-
全社会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帮助青少年投入法治实践活动,通过法治生活不断培塑、强化法治思维,实现法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来源:新华日报作者:赵靓日期:2023-10-11 09:52:00
-
要健全诉讼、仲裁、调解有机衔接的“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和发展国际商事法庭,积极支持具备条件、在国际上享有良好声誉的国内仲裁机构开展国际商事仲裁,鼓励国内仲裁机构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仲裁机构合作建立联合仲裁机制。来源:光明日报作者:王丽 杨蓉日期:2023-10-07 09:08:00
-
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把学习好、遵守好、执行好党内法规作为领导干部的应尽责任,做到在法治之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为党解决好大党独有难题、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历史使命作出自己的贡献。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祝 捷日期:2023-09-22 09:07:00
-
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正是适应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工作要求,聚焦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领导干部提升法治思维能力、带头厉行法治而作出的重要制度设计。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周佑勇日期:2023-09-22 09:04:00
-
提高法治思维能力,要求增强法治观念,尊崇和遵守宪法法律,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领导干部具体行使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司法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日期:2023-09-22 08:58:00
-
应围绕国家安全领域“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开展基础理论和对策研究,从中提炼和完善与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相适应的国家安全法学理论,为实现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党内法规体系相互配合、协同运转。来源:人民日报作者:马方日期:2023-09-18 08:05:00
-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构造基于强度区分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谱系,包括“生前遗嘱” 、薪酬监管、事后处置机制、沙盒监管等弱监管工具,场外衍生品交易监管、产品监管、业务隔离、出清式监管等强监管工具。来源:新华日报作者:宣頔日期:2023-09-15 09:54:00
-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当遵法守纪者扬眉吐气、违法失德者寸步难行成为普遍的社会共识和现实,全社会充满正气、正义,法治中国的光辉将照亮每一个人。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孟繁哲日期:2023-08-31 09: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