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指导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体系严整、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深刻回答了新时代经济发展怎么看、怎么干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新征程上,必须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把握世界大势,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在时代前进的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李玉举 连 欣日期:2023-11-29 09:09:00
-
消费活力旺盛,市场销售增长,折射出消费信心的持续恢复,印证了消费潜力的不断释放,孕育着国民经济固本培元、恢复向好的新动能进一步促消费,既需要从需求侧发力,聚焦个性化、品质化和多样性的消费新需求、新动向,也需要从供给侧创新。多措并举、久久为功,就能促进消费不断繁荣向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周人杰日期:2023-11-29 08:49:00
-
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推进金融事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我们信心十足,步履坚定。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张 凡日期:2023-11-28 08:59:00
-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 ,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推进综合协同监管,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 “互联网+监管” 、跨部门协同监管等方式,加强各类监管的衔接配合,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快推进智慧监管。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宋葛龙日期:2023-11-24 09:23:00
-
坚守匠心工艺、提升质量水平,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立足优势锻长板、与时俱进补短板,把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老字号企业就能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散发新魅力。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尹双红日期:2023-11-24 09:13:00
-
在开放中不断发展进步的中国,充满无限可能的中国市场,必将吸引更多跨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与中国企业共同书写更多以高质量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的动人篇章。来源:人民日报作者:邹 翔日期:2023-11-24 09:04:00
-
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征途上,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框架、市场机制,不断丰富科技金融工具和产品,定能让一颗颗科技创新的“种子”得到更多金融活水的滋养,让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不断迸发。来源:人民日报作者:赵展慧日期:2023-11-22 09:27:00
-
努力创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营造正确认识、充分尊重、积极关心民营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 ‘三个没有变’ ,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 “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高志国日期:2023-11-20 09:08:00
-
前进道路上,把握好开放和安全的关系,织密织牢金融开放安全网,更好发挥金融业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稳外贸稳外资的作用,定能推动我国加快从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尹双红日期:2023-11-20 09:01:00
-
针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的问题,还是要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和金融共生共荣坚持创新驱动,继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广东江门新会柑园,大红柑正值采摘上市季。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崔 妍日期:2023-11-17 08:52:00
-
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增发的国债资金初步考虑在2023年安排使用5000亿元。我们应当坚定信心,随着各项政策落地生效,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的拉动力将进一步增强,投资有望持续保持较好增长态势。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李心萍日期:2023-11-16 09:19:00
-
市场促创新、增活力,法治控风险、守底线,双轮驱动,金融创新发展才能行稳致远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定要把金融搞好。充分发挥法治的重要作用,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更加自觉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规范金融市场发行和交易行为,我们才能筑牢现代金融监管的法治根基,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周人杰日期:2023-11-16 09:17:00
-
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发展具有“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 ,面临新的战略机遇,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有机遇: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王昌林日期:2023-11-15 09:11:00
-
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牢牢抓住“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这个重点,健全金融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监管责任落实和问责制度,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我们定能为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筑牢安全屏障、夯实安全底座。来源:人民日报作者:何 娟日期:2023-11-15 09:02:00
-
一段时间以来,安徽省多地陆续招募“营商环境体验官” ,旨在提升企业和群众对营商环境工作的参与度、满意度,进一步畅通政府、企业、社会沟通渠道。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徐 海日期:2023-11-14 09: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