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要闻要论 > 正文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锻造新时代我国国际竞争新优势
2018-01-31 13:50:00  来源:求是

  核心要点:

  ■ 长期以来,全球价值链被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导,发展中国家始终处在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深陷技术依赖和“低端锁定”困境,发达国家尽管掌握先进的高端技术,但其价值在这种畸形经济结构中也无法充分实现,这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根源。

  ■ 随着世界经济步入深度调整期,一方面是全球经济结构性问题凸显,另一方面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重大机遇,世界主要经济体特别是新兴国家逐渐对既有全球治理体制机制提出挑战,谋求在新时期国际分工中的有利地位,以及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全球价值链重构成为必然趋势。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促进全球价值链重构。从国内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的是中国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但从经济全球化角度看,最终解决的将是世界经济的发展问题。

  ■ 全球价值链重构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机遇。在过去数十年里,国际分工格局和产业布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形成了新的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

  ■ 我们抓住有利契机,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重构进程。与此同时,我们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增强了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结构性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也是制约全球经济增长动力释放的主要因素。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将其作为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是确保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也为解决全球性发展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新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国际分工体系加速演变,全球价值链深度重构。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锻造新时代我国国际竞争新优势,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一、全球价值链重构是世界经济结构性问题的集中表现

  长期以来,全球价值链被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导,发展中国家始终处在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深陷技术依赖和“低端锁定”困境,发达国家尽管掌握先进的高端技术,但其价值在这种畸形经济结构中也无法充分实现,这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根源。随着世界经济步入深度调整期,一方面是全球经济结构性问题凸显,另一方面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重大机遇,世界主要经济体特别是新兴国家逐渐对既有全球治理体制机制提出挑战,谋求在新时期国际分工中的有利地位,以及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全球价值链重构成为必然趋势。

  全球价值链重构是世界经济结构性问题的集中体现,也是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经济全球化将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推动国际分工细化和深化,使得传统的产业间分工发展为产业内分工,最终形成全球价值链分工。全球价值链重构,必将引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商品链的深刻变革,给世界经济增长、全球经贸治理和创造就业开辟新的空间。能否以及如何嵌入全球价值链,已成为一个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内生动力。当前,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国家和地区数量越来越多,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分工模式日渐成为主导,全球价值链重构无疑对各个国家都意味着重大机遇与挑战。

  世界主要国家的产业政策发生重大转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产业空洞化对发达国家经济的负面影响充分暴露,欧美等国家开始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逐步将投资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制造基地撤回本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分工体系,导致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与此同时,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通过科技创新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力图实现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环节向中高端环节的转变。而东盟国家则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承接包括从中国转移出来的产业,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加工制造环节。

  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布局发生重大调整。跨国公司作为全球价值链的主导者,通过吸纳和整合优势优质资源,对价值链各主要环节进行全球布局,实现了企业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的深度融合。但近10年来,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市场有所萎缩,跨国公司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亟须调整以往的全球化战略布局。一些跨国公司在进一步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的同时,重新在全球范围内探寻价值洼地,一方面使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更加注重向价值链高端环节的延伸,另一方面重新定位国际市场,调整其生产中心、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的全球布局。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全球价值链重构提供新契机。数字化背景下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获得空前发展,并与垂直产业实现深度融合。德国“工业4.0”战略、美国工业互联网战略以及《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预示着世界经济将迎来一场“新工业革命”,同时也将影响未来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及全球价值链重构的方向。在“新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而在人才、科技、设计、品牌、营销等方面的优势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也将日益凸显,为我们理解和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提供新思路。

 

来源:求是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