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智库周刊 > 智囊坛 > 最新推荐 > 正文
让历史文化街区切实担起文脉赓续重责
拿出绣花功夫,扣准“创造性转化”内核
2020-12-29 09:49:00  来源:新华日报

古城浓缩了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延续了一个城市的文化根脉,是一个城市对外形象展示的名片,更是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时至今日,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古城年久失修,昔日的辉煌已成为尘封的历史;有的因粗暴的大拆大建,毁坏了古城的文脉文化、生活环境,使古城成为挂羊头卖狗肉的“假古城”。因此,如何让古城在传承历史、延续文脉的基础上焕发生机,是当代文化复兴的使命担当。

古城保护事关文化传承、文脉赓续,其中的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更应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原则。站在历史新起点上,我们要本着敬畏历史、尊重人民、对未来负责的态度,拿出绣花功夫,把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工作抓好。摸清文化家底,梳理历史脉络,把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与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有机统一起来,提升文化项目建设层次,彰显街区文化内涵、涵养文化生态,形成多方支持文化项目建设的格局。

在规划引领上显创意。街区更新规划,不仅要在物理空间、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上下功夫,更要将文化融入到规划的各个方面、渗透到规划的各个环节,特别要体现有生活气息的市井文化,有文化创意的生产力布局,有风情浓郁的文化生态,有市场广阔的文化消费,有创新创造创未来的生机。要注重规划的弹性、人性和经济性,变“削足适履”的强制适应为“水到渠成”的柔性引领,使发展规划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未来融合的需要,当下更新的实际需要,又契合文化内涵的彰显,更能以用户思维为导向,满足当地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在规划制定过程中,不自以为是,不画地为牢,以开放的胸襟、融合的思维,想方设法借助“外脑”,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主动引入专业团队,吸纳新理念、活思维、妙点子,补齐创新能力不强、内生动力不足的发展短板,使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春”的样板。

在场景营造上用巧劲。更新修复要见人见物见文化,着眼于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着眼于高品质生活打造和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像绣花一样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微更新。通过居住条件的宜居化、居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和创业就业手段的多元化,进一步激发古城的生机和活力。注重生活场景的复建,在修缮古建、维系原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排水管网,加密消防点位,建设邻里公园、停车场、旅游公厕和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让古街留得住乡愁,古巷看得见历史,古宅“外旧内新”。注重市井生活的传承,尽力保存、延续和彰显“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的历史空间、街巷肌理、建筑风貌、文化遗存和传统老字号,打造具有成长记忆、乡愁记忆的老城老街。要注重经营场所营造,坚持以“文化集市”为努力方向,以文人互相唱和、文化互动交流为重点,着力营造产业基础好、营商环境优、发展潜力大的街区氛围。

在形象推广上走新路。历史文化街区要提升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传统标牌广告等方式方法固然不可或缺,但利用新媒体扩大宣传,或可花钱更少、见效更快。过去的宣传更多侧重物的宣传,其实应把宣传的重点放在人的身上,以人的生活体验为着力点,以生活场景的再现为重点,把历史故事讲活,将文化效应放大,使历史场景成为人们向往的目的地。可通过制造新闻事件形成社会关注焦点;通过面向社会征集历史街区更新修复、文博场所展陈的“金点子”,面向全社会征集民间文学、导游讲解词等,促进全社会高度关注历史街区更新、激发社会参与热情;通过文化地标和电子导览图的制作,给予外地游客实现“扫码一次,反复使用”的便利,以扩大社会传播效应。

在加大投入上重“多元”。要持续推动历史街区更新建设,单靠政府投入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在历史街区的文化建设上,应形成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尽量减少政府大包大揽、提包入住的做法。地下的、路上的、墙外的基础设施建设可由政府负责,围墙内的文化建设,则应通过规划约束引导,激发社会力量投入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让文化既成为展陈的项目,也成为生活生产的资源,更成为历史街区文化生态重构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引导资金的作用,用贴息、担保等形式,鼓励社会各个方面自带设计方案、自带文化项目、自带投入资金,共同参与文化建设。对投入较大的文化经营项目,可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综合评估;对历史文化街区发挥重大牵引作用的,一事一议,给予特殊的扶持政策,发挥政府投入的杠杆效应,撬动社会资本对文化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提高文化项目建设的成功率。

李广春(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