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 近年来,在债务危机、难民危机、恐袭危机等多重危机影响下,欧洲中下层平民面临“贫乱交加”的生活窘境与精神困境,对既有体制和传统精英的失望与不满潜滋暗长、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民粹主义和极端思潮在欧洲迅速抬头。
■ 何为民粹主义?“民粹主义”是舶来词,亦称“平民主义”。民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其基本指向是反对精英主义;作为一种政治运动,其主张是由平民大众直接对社会进行激进改革;作为一种政治策略,又常常被政治精英所利用,通过强调全民公决、民众的创制权等,对平民大众实施诱导和操纵。
■ 面对种种危机,欧洲传统主流精英捉襟见肘,民众因而寄望于夸下海口的民粹主义政党——至少在其反对精英的政治语言中能够获得心理上的发泄与满足。这种现象体现出欧洲国家长期积累而无法解决的四大困局。
■ 杂乱无章、华而不实的民粹主义在欧洲国家兴起,势将引起欧洲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退潮。然而,面对此前不合理、不公正、不平衡的经济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施行贸易保护和孤立主义虽可暂时“躲进小楼成一统”,但从长远看将不利于本国和世界经济发展。
近年来,在债务危机、难民危机、恐袭危机等多重危机影响下,欧洲中下层平民面临“贫乱交加”的生活窘境与精神困境,对既有体制和传统精英的失望与不满潜滋暗长、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民粹主义和极端思潮在欧洲迅速抬头。这背后既蕴含了危机叠加、人心思变的原动力,更凸显了欧洲国家长期以来积重难返的战略失策与制度困局。
一、当前欧洲民粹主义的源流与表现
何为民粹主义?“民粹主义”是舶来词,亦称“平民主义”。民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其基本指向是反对精英主义;作为一种政治运动,其主张是由平民大众直接对社会进行激进改革;作为一种政治策略,又常常被政治精英所利用,通过强调全民公决、民众的创制权等,对平民大众实施诱导和操纵。民粹主义是一种左右摇摆的意识形态,其政策主张既可以是左翼的,如西班牙“我们可以党”;也可以是右翼的,如法国国民阵线;还可以是左右翼混杂的,如意大利五星运动党,但共同的特征是反对既有体制、反对传统精英、反对主流政治。正如美国学者法里德扎卡利亚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政界主流未能倾听和解决民众的担忧,新兴政治力量就会煽动恐惧和偏见,致使民粹主义抬头”。
当前,民粹主义为何在全球特别是欧洲兴起?2008年,源自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排山倒海般的全球金融海啸,欧洲债务危机即是蝴蝶效应的一环。在欧债危机的重灾区——希腊和西班牙,经济陷入严重衰退,青年失业率长期接近50%,政府不得不在欧盟压力下实行减低福利的紧缩政策。2011年5月15日,西班牙爆发了名为“愤怒者”的大规模示威游行,抗议政府“劫贫济富”的紧缩政策。一种不满现状、不满政府的社会情绪迅速蔓延。
上述现象表明,欧洲的民粹主义现象与此前流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具有因果关系。过去几十年来,经济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催生了人类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但增长的成果在不同国家之间、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分配却是不公平、不均衡、不普惠的。新自由主义政策,解决了资本与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快速增殖的问题,但其自由化政策却又造成了全球财富、国民财富向极少数的富人迅速集聚,更加扩大了平民与精英阶层的社会鸿沟。由于资本的流动性高于劳动力,资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最优配置,工作岗位可以随时转移至成本更低的外国,资本拥有者与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差距显著扩大,日益引发底层平民的愤怒,这也正是“愤怒者”抗议运动等左翼民粹主义现象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人口的移动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工资和福利水平居高不下的欧洲国家,外来移民不断涌入以填补本地人不愿从事的工作岗位,这原本是精英层期待的所谓“移民人口红利”,却不料其所带来的文化差异与族群冲突日益使本土民众感到焦虑,成为英国“脱欧”等现象的民意基础。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借助蕴藏于社会中下层的民粹主义思潮,左右两翼的政治人物在欧洲国家政治光谱上粉墨登场、各执一词。通俗而言,左翼民粹主义“仇富”,主要关注社会分配不公和贫富分化,反对政府和国际资本强加给本国国民的财政紧缩政策;右翼民粹主义“仇外”,矛头指向外国势力和外来移民,认为不仅当地民众的工作机会被抢走,本国的文化和价值观也受到了威胁,因而不遗余力地煽动排外情绪。右翼民粹主义固然强调本国优先,要求限制移民,不欢迎人口的全球化流动;左翼民粹主义则认为经济全球化肥了上层精英、却损害了中下层平民利益,因此主要反对资本的全球化流动。这正是为什么欧洲的左右翼民粹主义都在不同程度上反对既有的国际秩序、欧洲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