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前沿关注 > 正文
领会“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科学论断
——中央党校学员“三个前所未有”系列访谈之一
2017-08-02 08:49:00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深刻领会“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科学论断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依据,针对当前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明确提出了“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的“三个前所未有”科学论断。从本期开始,本报约请中央党校部分学员就如何认识“三个前所未有”科学论断进行系列理论访谈。

  学习时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士强:一是为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作出中国贡献。在“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思潮上升背景下,中国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倡导建设开放型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等方面为全球发展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是为解决国际地区热点问题提出中国方案。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做主和派、促和派、维和派,凸显负责任大国形象。三是在维护我国利益和各国共同利益中展现中国担当。我们对涉及国家主权、安全的核心利益问题划出红线、亮明底线,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必要和有力斗争。与此同时,我们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更多公共产品,承担了更多国际责任。

  丛中笑:理念指导行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新发展理念,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既具有世界眼光,又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总结成功国家的发展经验,不难发现都是与其正确的发展理念相联系的。我国是最大发展中国家,今天的发展已经进入深水区,遇到的问题多,难度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表现突出,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粗放、发展动力不足、劳动力素质不高等问题成了我们发展的羁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理顺了我们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着力点,揭示了世界发展的趋势,把中国置于世界发展的大局中,与世界先进理念共进,立意高远。

  唐源: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是对当前中国综合国力的综合描述,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经济上,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货物进出口总额、经济增长贡献率、外汇储备居于世界前列。参与全球治理上,成功召开 G20杭州峰会、加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人民币“入篮”等。在发展理念上,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同舟共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特色外交理念得到各国的积极响应,新发展理念得到各国的高度赞同。在民族凝聚力上,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矢志不渝地在世界舞台表达中国观点、倡导中国理念、弘扬中国精神。

  丁奎岭: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依据,站在历史的高度,明确提出“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判断,这一判断体现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等方面。这一切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和平发展的理念,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对世界潮流和时代大势的把握。以我国科技发展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国际科技论文产出数量和被引频次以及专利授权数都位居国际前列,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一些重要学科方向和技术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许多关键技术和产业居国际先进水平。科技创新正在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创新正在实现从“跟跑”到“并行和领跑”的根本转变。

  学习时报:近代以来,我国是如何逐渐从边缘走上中心,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的?

  张士强:近现代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当中华民族处于一盘散沙时,只会任人宰割和奴役,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无数仁人志士的奋斗屡屡失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个先进的政党能够有效整合全民族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凝聚中国力量的领导核心,肩负起了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最坚实的国家基础和制度基础。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梦的实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国逐渐从边缘走上中心。我们党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长远的价值追求,能够科学把握国际国内局势,在世界发展潮流中乘势而上。党的领导是我们最大的制度优势,也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力。

  丛中笑: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是当今中国在全球的最新定位和发展坐标。如今,中国已发展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改革开放是中国与世界关系根本变化的成因。中国以坚定的信心和雄厚的实力,不断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提出方案、贡献智慧、落实行动,不再是处于世界体系边缘的旁观者,也不再是国际秩序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取得这样的成就,原因在于我们紧紧抓住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牛鼻子”,砥砺前行,不断进步,埋头苦干,坚持做好自己的事。在全球坐标上,正在崛起的中国不但已经成为世界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唐源:近代以来,中国蒙受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争的灾难和痛苦,长期徘徊在世界舞台的边缘。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我们依靠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找到了一条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逐步实现了国家富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依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全面深化改革,在维护世界和平和正义,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领域、新兴领域、周边区域合作等方面的新机制新规则上付出了艰辛努力,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从边缘走向中心,是中华民族的自我革新史,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改革创新的毅力。

  丁奎岭:近代以来,我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科技发展进程缓慢,面对列强的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灾难深重的中国长期处于世界边缘。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科学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社会生产能力得到空前提高。邓小平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强调“中国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又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理念成为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科技发展的重要指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科技的发展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有了越来越多的声音、越来越多中国智慧的贡献,中国科技的发展也越来越强劲地支撑我国经济、国防、文化实力的大幅提升,越来越展示出由此变化而带来的国际影响力。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林珊珊 熊若愚 何忠国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