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著作选读》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阐述,充分反映了这一思想的最新发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我们更加深刻领悟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一是感悟“信仰之心”,让行事有“航舵”。《习近平著作选读》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开卷篇,其他著作按时间顺序编排,通过历时性方式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大发展、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大跨越的全过程,充分彰显这一思想是推动新时代伟大实践、引领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强大思想武器,为我们奋进新征程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从中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高扬理想信念的旗帜,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我们要始终注重用理想信念强基固本、凝心铸魂,把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常修常炼、常悟常进。要把坚定的理想信念植入灵魂、嵌入岗位、融入实践,以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崇高理想的坚守、对如磐信念的践行。要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党员干部的各项要求检视自身,一刻不停地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锤炼。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真抓实干、紧抓快干,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
二是感悟“实干之心”,让行事有“速度”。“为学之实,适在践履。”对理论学习而言,学好是过程,用好是根本目的。党员干部要善于用理论知识指导工作实践,要做“理论家”,更要做“实干家”。《选读》收录的《实干才能梦想成真》一文中,鲜明提出“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等篇目中也反复强调要有实干精神,以更强烈的历史主动开启事业发展新篇章。这深刻启示我们,要主动摸索学习与实践的结合点,围绕工作目标、实际要求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思考,不断运用理论学习成果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要在实践一线检验学习成果,勇于到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基层治理等一线工作中开拓视野、转变思路,增强为民服务的工作本领和业务能力,办好人民群众热切关注的急难愁盼事,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实现“问题清单”向“问题清零”的转化。要坚持两手抓、两促进,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强化问题导向、实践导向、需求导向,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把理论学习成果运用到涉险滩、破坚冰、解难题上来,知重负重、挺膺担当、勇毅前行,奋力在建设“四个泗洪”和“作表率、进百强”新征程上交出新的优异答卷。
三是感悟“敬畏之心”,让行事有“底线”。“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底线,要求党员干部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党员干部的底线是法律底线、是纪律底线,更是绝对不能触碰的红线、高压线。《选读》收录的《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文中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既需要全方位用劲,也需要重点发力。只有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完善监督体系,才能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党员干部一方面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经常性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从思想上固本培元,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另一方面要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坚决维护党纪法规的权威性,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守得了清贫,严于律己、廉洁奉公,让“有岗就有责、出事必问责、问责必从严”的导向扎根本心,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的高度自觉,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作者系泗洪县半城镇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