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智库周刊 > 智慧家 > 最新推荐 > 正文
以“人才一体化”引领长三角高质量发展
2021-02-09 09:27:00  作者:姚 凯  来源:新华日报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宏伟进程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与之相匹配的人才资本。长三角人才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要放眼全球,协同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形成各区域人才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从而创造出长三角的整体人才优势。

借鉴国际知名城市群经验,以经济和治理结构一体化有效带动人才一体化。从纽约城市群、旧金山城市群、东京城市群等国际知名城市群的经验来看,以国际大城市为中心,逐步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正在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要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势必要加强区域间统筹协调,通过相应的产业规划、城市布局和服务供给一体化来有效拉动人才一体化。未来可以在长三角地区整体区域经济和产业规划的基础上,由各地按比例出资共建“长三角人才发展共同基金”;积极尝试组建人才发展联盟,共同出资成立产业、教育、研发、人才等各类公司和平台载体,推动更大范围的人才要素和生态要素的共享和一体化。

完善人才一体化发展机制,创新区域人才评价与互认机制。长三角地区间应加强顶层沟通与协调,鼓励区域间柔性引才,鼓励高端人才跨地区、跨单位兼职和开展研究工作。长三角区域要深化落实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职称和继续教育学时互认工作。成立统一的职业资格考试委员会,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示范区内试点推行统一的职业资格考试。尝试推广世界五百强和行业领军型企业的人才评价标准,引进国际人才中介机构等市场化人才评价和监管主体,鼓励本地成立企业性质的人才工作集团、人才服务集团,形成能提供各类人才评价和监管的多元化市场主体。将人才评价职能有序地转移给市场化主体单位,激发用人主体的积极性。

共搭人才发展平台,深化人才资源要素流动共享。整合三省一市人才要素资源,链接各地人才资源、载体资源和生态资源,创新人才协同发展平台,强化人才集聚和流动功能,以共建共享资源平台,深化要素互联互通。探索和推广面向国内外的人才驿站、人才飞地等模式,实现长三角各地优势互补。引进和打造新型研发机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城、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科研平台,建设开放共享、即插即用型的科研基础设施体系。打造长三角一体化人才品牌;搭建政产学研商跨界交流平台,开展大型招商引才会,形成“以会促聚”“以会展效”的活动体系;创新长三角国际高端人才吸引工程与制度,加大国际人才引进力度。

共建智慧化人才服务平台,提升人才治理水平。整合长三角地区人才办事清单,搭建长三角“人才一网通办”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提升人才治理水平与服务水平。整合地区间人才、企业、园区及政府职能部门的相关系统资源,整合各地人才统计信息和政策,建立长三角人才“大数据中心”。借助人才大数据技术,按学科、专业分类建立顶尖人才、高端人才、青年潜力人才等多种类别的长三角人才大数据库,以人才素质潜能大数据、行为过程大数据和业绩大数据三个维度构建质量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分级和动态评定系统内人才指标水平,为人才使用主体动态检索和科学配置人才提供科学依据。

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共筑宜居乐业人才生态。三省一市未来应积极对接各地人才服务资源,建立功能健全、高效便捷的一体化人才服务体系,以打造宜居乐业的人才生态。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统一市场准入门槛,破除市场壁垒和行政分割,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促进人才要素的良性流动。积极布局柔性引智项目,完善产学研融合模式,优化研发项目落地政策及条件。加强落实金融保障与支持,开发实施创新创业金融项目,拓宽创业企业融资渠道。深化落实长三角异地通办服务。完善人才住房保障,积极建设顶尖科学家社区和国际人才社区等配套资源,汇集优质基础教育、医疗服务等资源,实现各类社会资源的一体化利用。

(作者为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黄慧敏